机关党委党员干部代表赴延安考察学习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2-11-07浏览次数:1490

20121115日,机关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赴革命圣地延安考察学习,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。此次延安之行由机关党委�永会常务副书记任领队,机关党员干部一行20余人,于111出发,奔赴延安。
“滚滚延河水,巍巍宝塔山”、“到延安去”,是多么亲切而又令人神往的词句。在当时,曾激励了无数进步青年和人士勇于投身革命洪流之中;在今天,同样吸引了全国各族人民来延安参观学习。汽车在黄土高原上蜿蜒行驶,经过半天的颠簸,我们终于来到了神秘、神奇而神圣的地方——延安。
第一站:杨家岭
走进能容纳几百人的中央大礼堂,抚摸着“七大”会场简陋的座椅,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革命前辈们正在商讨中国革命的重大决策。大礼堂对面的山坡上,小小的院落,朴实的窑洞是当年毛主席、周恩来、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住处兼办公的地方。木桌椅、木柜、简陋的床铺……,置身于这些窑洞和院落可以想象出当年领袖们生活是何等艰苦。然而,毛主席的《整顿党的作风》、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等许多著作,就在这艰苦的条件下诞生的。
这些让我们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红旗飘扬、军歌嘹亮的岁月,眼前浮现出的是革命先烈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赴汤蹈火、前赴后继的画面。
第二站:枣园
1943年10月,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此处,毛主席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朱德、任弼时等迁入园内居住。导游介绍,枣园里的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是1943年时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。再往前走,就看到了毛主席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朱德、任弼时的塑像,我们恭恭敬敬行了鞠躬礼,并在塑像前留影,留下了参观延安的永恒纪念。
如今,枣园里千余棵枣树、桃树、杏树生长繁茂,环境幽静。顺坡而上,可以看到一排一排窑洞,那是1943年10月直至1947年2月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居住的地方,他们在这里继续领导全党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,筹备了党的“七大”,取得了抗战的胜利,并为抗战胜利后争取民主团结、和平建设,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作了充分准备。
第三站:纪念馆
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北一公里处的王家坪,是一座规模大、内容丰富、历史价值高、感召力强、图文并茂的大型革命纪念馆。纪念馆修建于1950年1月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,后馆址几经变迁,最后于1973年6月迁至王家坪,定名于“延安革命纪念馆”,展馆面积5500平方米。
纪念馆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在延安革命13年的经历。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牌匾,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安参观时题写的馆名。馆内共展出了近2000件图片文字资料。革命纪念馆外修建有大型广场,广场上高高耸立着高5米,重约3吨的毛主席铜像。毛主席身着中山装,双手叉腰凝远方,浩气凌霄。
在参观的过程中,大家都在思考,在当时如此艰苦的条件下,共产党人能用“小米加步枪”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,将国民党反动派彻底打垮,到底是靠什么?随着参观的深入,我们也逐渐找到了答案,这就是延安精神
延安精神,就是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;延安精神,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;延安精神,就是理论联系实际、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;延安精神,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。
延安时期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,毛泽东曾作过这样的评价,他指出,陕北有两点:一是落脚点,二是出发点。具体说,延安是红军长征的“落脚点”和抗日战争的“出发点”,总之,是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“转折点”。
在延安时期孕育的延安精神,是我们党的传家宝,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,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过去、现在和将来,都要世世代代继承下去,发扬下去,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。